七字解读——金徽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来源:第一食讯 | 作者:第一食讯 总编 波哥 | 发布时间: 2025-04-21 | 40596 次浏览 | 分享到:
秦岭樱开四月天,金徽酒韵醉流年。4月11日,2025年第七届“金徽酒秦岭樱花节”在国家4A级文化生态旅游景区——金徽生态酿酒园启幕。景区里万株樱花争相绽放,游客穿行于酒窖与花海之间,饮一杯美酒,赏一树繁花,不胜逍遥。

秦岭樱开四月天,金徽酒韵醉流年。

4月11日,2025年第七届“金徽酒秦岭樱花节”在国家4A级文化生态旅游景区——金徽生态酿酒园启幕。景区里万株樱花争相绽放,游客穿行于酒窖与花海之间,饮一杯美酒,赏一树繁花,不胜逍遥。

这场以“C端开放”为核心的活动,不仅展现了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徽酒)对消费者的真诚互动,更折射出其高质量发展的深层逻辑——以文化为魂、以匠心为本、以生态为脉,构建起“传统与现代交融、产业与人文共生”的新范式。

透过金徽酒秦岭樱花节的窗口,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场景体验式IP”的活动延续,更见证了金徽酒“天人共酿 美好共享”的文化深植,同时也通过这场活动的深入参与,发现了金徽酒业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根”:生态酿造的时空辩证法

金徽酒原产地坐落于秦岭南麓、嘉陵江畔的徽成盆地,自古以来就有“酒乡”的美誉,在第二十一届酒博会上更是被认证为“世界美酒特色产区·中国秦岭南麓白酒之乡”。

世界美酒特色产区·中国秦岭南麓白酒之乡证书 金徽供图

这里群山环抱、四季温润,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纯净的水源孕育出丰富的微生物菌群,为酿酒提供了不可复制的生态基底。

金徽酒厂鸟瞰图 金徽供图

自然的天赋和原粮的培育,是金徽酒的美酒基因。依托秦岭腹地独特的微气候带,金徽酒建成10万亩原粮基地,实现酿酒原料充分自给,确保每一粒粮食都带着陇原大地的“原生密码”;投资5.2亿元打造国家AAAA级文化生态旅游景区,形成“前店后厂”式体验经济。2024年,金徽酒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生态价值已成为其品质的核心背书。



“匠”:传统技艺的当代演绎

走进忙碌的金徽酒酿酒车间,工人们正在不停地忙碌着,上甑、蒸煮、取酒,摊凉……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千年来,金徽酿酒工匠遵循自然时序,与微生物和谐共生,以师带徒,口传心授,在传承古法工艺的基础上,形成‘三低(低温入窖、低温发酵、低温馏酒)三长(窖龄长、发酵时间长、储酒时间长)’的酿造工艺和行业独有的国槐酒海贮酒工艺。”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国家一级品酒师、国家一级酿酒师张智良介绍道。

金徽养酒馆实拍图 金徽供图

从一粒粮到一杯佳酿,其中聚合和发散着自然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多重基因,它们相辅相成最终构成了金徽酒的文化底蕴。 

据悉,目前金徽酒已拥有1名国家级评酒大师、7名国家级白酒评委、28名省级白酒评委和1000多名白酒酿造品评技师组成的专业技术和研发团队,打造了西北地区实力雄厚的白酒酿造和品评专业国家级、省级团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藏”:酒海传奇的科学解码

在金徽养酒馆,珍藏着50余具自明代万历年间使用至今的国家级文物槐木酒海,其中明代酒海有8樽,最早的3樽来自万历八年,被文物局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它们见证了金徽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酿酒历史。

金徽国家级文物一级槐木酒海 金徽供图

据徽县档案馆珍藏的文献《酿酒札记》记载,隋唐时期,酿酒业在当地蓬勃兴起,徽县先民就开始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储酒器具,就地取材,于秦岭山中试制槐木酒海雏形,开启中国木器藏酒先河。

酒海制作先选用槐木做成木柜,再用树皮锤打成浆,用麻纸还有富含蛋白质的胶质状物质糊其内壁,制做工艺非常复杂且周期长,金徽养酒馆中的酒海不仅是活着的文物,更是科学研究的对象。

科研论文插图 金徽供图

2025年1月1日,国际食品领域顶级SCI学术期刊Food Chemistry(一区TOP级学术期刊,IF=8.5)正式发表了金徽酒科研团队联合江南大学徐岩教授团队解析金徽国槐酒海对金徽酒贮酒老熟品质提升机理研究的科研论文。该论文是国际上首篇科学解析我国传统白酒贮存老熟容器(木酒海)贮酒风味形成奥秘的SCI论文,明晰了金徽酒“酒海藏,年份长”的科学内涵。

江南大学徐岩教授团队的研究揭示,由于制作材料的独特性,在槐木酒海中贮存过的白酒会形成不同于陶坛贮存的独特风味,被称为“酒海味”。

这种“藏”的智慧,也在消费者服务上得以体现,金徽通过封坛定制等环节赋予消费者“珍藏岁月”的情感价值,让酒这种时间的产物更显历久弥香。



“绿”:生态价值的产业转化

金徽酒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金徽生态酿酒园打造成以白酒生产、绿色生态和历史人文为一体的花园式厂区。厂区绿化率达到86%以上,形成了两季有果、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格局,先后获得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AAAA级文化生态旅游景区”“环境标准化最高等级A级单位”和国家级“绿色工厂”等荣誉称号。

金徽酒2022中国酒业金樽奖年度ESG特别奖 金徽供图

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守护者,2024年,金徽酒实现废水循环利用、废气稳定达标排放、固体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率100%,凭借绿色实践荣获“年度ESG领军企业奖”“ESG综合治理标杆企业奖”等荣誉。

更具创新性的是“循环经济链”:金徽酒将酒糟回收整合,出售给养殖户做饲料,构筑绿色酿酒生态圈,促进当地畜牧养殖产业发展,形成“种植—酿酒—养殖—有机肥—种植”的闭环。



“融”:产业边界的多维突破

金徽的“融合”战略体现在三个层面:

酒旅融合上,金徽酒将厂区打造成国家AAAA级文化生态旅游景区,拆除厂区“围墙”,开放80%酒厂区域,打造“透明工厂”,通过秦岭樱花节、秦岭春酿,典藏封坛等活动,让“好酒是怎么酿成的”成为可视化体验。

秦岭樱花节游览人群图 金徽供图

产城融合上:作为徽县纳税大户,企业直接吸纳近4000人就业,间接带动1.2万人从事配套产业。据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金徽酒业的带动下,徽县造纸厂、纸箱厂、胶水厂、玻璃厂(产酒瓶)、金属瓶盖厂、塑料厂(生产酒瓶盖)相继成立,徽县一时百业兴旺。2006年9月经过民营改制和重组,金徽酒业集团由北京亚特投资公司全资控股,在19年如一日的努力下,如今的金徽酒已突破30亿大关,产业带动将更具活力。

科产融合上:金徽酒与江南大学合作共同参与人工窖泥培养、大曲微生物研究和白酒风味物质研究项目,要重点围绕三个方面发展:一是要持续传承,金徽酒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围绕生态环境,打造“厂区+文旅”模式,打造秦岭产区核心竞争力;二是要以品质为核心,以风味为导向做好创新工作,要持续坚持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做到精细化管理;三是要以文化为引领,不断探索历史,坚持文化自信,中国白酒是文化和技术的结合,要讲好区域故事,讲好金徽酒的故事,讲好中国酒故事。



“责”:向善而行的价值标尺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金徽酒始终将“公益爱心”融入企业基因,将“社会责任”深入品牌文化。

2024金徽酒正能量第十六期爱心助学工程现场图 金徽供图

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显示,企业全年投入公益资金超1983万元,在教育事业、慈善事业、乡村振兴等领域持续发力。

据悉,金徽酒在教育事业持续16年、180多个市县(区)、30000多名学子、超过1.5亿元的助学金支持……助力广大贫困家庭学子圆梦大学,生动诠释金徽酒——“酿造生态酒传递正能量”的企业使命。

此刻,“金徽酒 正能量”这六个字,在这一刻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足以撼动社会的誓言与担当。

除此之外,在过去多年的高质量发展历程中,金徽酒不断深入探索、建设绿色工厂、践行ESG理念,全面构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格局,着力打造生态金徽。



“恒”:长期主义造百年基因  

在金徽酒博物馆外,有一个19.51米的金徽特色酒壶建筑,这象征着金徽酒厂是建国后组建的第一批地方国营酒厂之一。

从1951年公私合营老作坊到19家上市酒企之一,金徽始终坚守“慢就是快”的发展哲学,坚持长期主义,与时间做朋友,与品质结同心。

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志刚致辞 金徽供图

2025年度工作会议上,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志刚强调,2025年,坚持是金徽酒穿越行业发展周期的唯一路径,坚持是金徽酒实现弯道超车的唯一选择,坚持是金徽人意志力的体现,坚持是金徽人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唯有坚持才能成功。全体金徽人要相信相信的力量,金徽酒永远倡导企业的效益和员工的收益同步增长,共享永远是共创的源动力,人才是金徽酒最重要的资产,“产品+文化+机制”是金徽酒的核心竞争力。金徽人要守正创新,认准目标,做对的事、做难的事、做需要时间积累的事。我们相信未来一定会实现“共创百年金徽,共享美好生活”发展愿景。

 

金徽的“七字范式”,本质上是一道“传统产业现代化”的解题公式:

根(地域基因)+匠(人才支撑)=品质之基

藏(工艺创新)+绿(生态赋能)=价值之本

融(融合生态)+责(社会责任)=成长之力

恒(长期主义)=发展之魂

从“七字范式”的演绎中,金徽为白酒行业乃至所有传统产业提供了一条“守正创新”的升级路径。

金徽2025年度工作会议留影 金徽供图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面对行业深度调整周期的挤压,金徽的启示在于:在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中,唯有坚持初心不动摇,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让传统焕发新生,让品质对话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