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75到354:67.8%品牌价值跃升背后的珍酒“第三极”锻造逻辑
来源:第一食讯 | 作者:第一食讯 总编 波哥 | 发布时间: 2025-06-26 | 49885 次浏览 | 分享到:
当2025年度 “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榜单在世界品牌大会揭晓时,贵州珍酒以354名的位次连续第四年入选,品牌价值较 2022 年的375名增长 67.8%,并蝉联酱酒品牌前三甲,仅次于茅台、郎酒。


当2025年度 “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榜单在世界品牌大会揭晓时,贵州珍酒以354名的位次连续第四年入选,品牌价值较 2022 年的375名增长 67.8%,并蝉联酱酒品牌前三甲,仅次于茅台、郎酒。

这组数据不仅勾勒出贵州珍酒强劲的品牌势能,更折射出其在酱酒行业深度调整期穿越周期的底层逻辑。

世界品牌实验室,这一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亲手创立的权威机构,不仅是全球三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更已连续22年发布了备受瞩目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该榜单的测评方法严谨科学,综合运用财务数据、品牌强度及消费者行为分析,采用“收益现值法”进行深入评估,因而被誉为业内最具权威性的品牌价值测评标准之一。

根据其评估体系显示,贵州珍酒品牌价值的持续增长并非偶然——其财务数据的稳健性、品牌强度的提升与消费者认知的深化形成了正向循环。

据悉,珍酒李渡集团(06979.HK)2023年上市后,尽管面临行业调整,2024年仍实现营收70.67亿元,同比增长0.5%;经调整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3.3%,主要指标连续四年保持增长。这种“逆周期增长”能力,不仅折射出的是贵州珍酒作为“港股白酒第一股”“中国酱酒第二股”在资本市场与消费市场的双重认可,更是半个世纪匠心耕耘创新发展的时代印记。

从1975年“易地茅台”的历史基因,到2023年港股上市后的品牌价值跃迁,珍酒以“品质筑基、文化破圈、战略聚焦”的组合拳,正在重构中国酱酒的品牌竞争格局。



品质根基:从工艺传承到产能革命的价值锚定

贵州珍酒品牌价值的底层支撑,源于对“酒中珍品”定位的极致践行。

时光回溯间定格于1958年3月,中共中央在成都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在与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兼省长周林谈话时,最先提出了“茅台酒生产上万吨”的想法,要让全国人民都能喝上好酒的同时满足出口,而当时的茅台哪怕已实现了“三茅合一”,依旧只有几百吨产能,难以满足需求。

1975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再次提出了“生产万吨茅台酒”的提案。同年,中国科学院科技办公室正式将这项试验定名为“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中试)”,并列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中国酒业壹号工程。

1975年,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的前身——“贵州茅台酒易地试验厂”正式建厂,1985年,在原茅台酒厂厂长郑光先在内的28位技术精英,经过9个周期、63轮次及3000多次试验后,迎来了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项目的鉴定,在行业称为“85鉴定”,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的成功奠定了贵州珍酒的品质基因。

1986年元月,根据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同志“酒中珍品”的题词,将原“贵州茅台酒易地试验厂”所使用的“茅艺”和后来“贵州省遵义酿造研究试验基地”所使用的“三贵”等更换为“珍”字商标。

同年6月11日,贵州省经委正式下文批准成立“贵州珍酒厂”,组织珍酒系列产品批量生产,以供应中央警卫局、钓鱼台国宾馆、北戴河疗养院等机关单位,并由贵州省进出口公司安排少量外销。

而值得注意的是,遵义汇川独特的地貌、气候、水质以及微生物群落,共同构成了绝佳的酿造条件,才使得贵州珍酒成为当时“出了茅台镇,也能酿出优质酱香酒”的有力支撑,更赋予了珍酒卓越的品质与风味。

因此,当年的珍酒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也是上天赐予贵州的另一颗闪亮明珠。

而现在的贵州珍酒已站在更高的舞台,但一直未忘品质为根的成长法则。正如吴向东提出的七句“箴言”:“一丝不苟酿美酒、精雕细琢造产品、耕植文化创品牌、诚心诚意建渠道、精心策划搞体验、实实在在做企业、勇担责任促振兴”,已将珍酒的发展路径描绘得十分清晰。

在中国酒业有一句不成文的规则——吨位决定地位,而这一规则在品类稀缺的酱香酒中更是尤为重视,因为酱酒有着别与其他香型的“三长”标准,即制曲时间长、生产周期长、储存时间长。而吨位更保证酒质稳定,酒体丰满,老酒储量的核心需求。因此,2019年起,先后投入超120亿元增产扩能,持续推进生产基地建设,截止至2024 年底,已经建成七个生产基地,涵盖白酒生产的全流程,并且配备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品质。

2020年突破万吨,2021年实现投产2.1万吨,2022年投产3.5万吨,2023年投产4万吨,储酒达6.5万吨,2024年投产4.4万吨,储酒达10万吨,规模稳居贵州酒企前三。产能、储能是贵州珍酒高质量发展战略下的基石,在有老酒、酿新酒、扩基地、提产能的布局下,这一杯“珍”酒更值得每一位消费者期待。

但这种产能扩张并非盲目激进:2024年下半年主动控量、优化渠道结构的策略,还通过数字化管理、资源赋能等方式,构建良性的渠道秩序和价格体系,实现与经销商互利共赢。

截至2024年底,经销商数量7635家,较2023年增加374家。正如珍酒李渡董事长吴向东所言:“面对重重挑战和未知,我们依然坚持以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战略定力,坚持做困难但正确的事。”

品质升级的成果直接体现在产品矩阵的迭代中。贵州珍酒近年来凭借极致产品品质,旗下珍十五、珍三十已然成为酱酒市场主力,并数次在各种国际大赛上获得金奖;真实年份系列高端光瓶酒成为行业爆款产品,凭借其前瞻性、差异化、稀缺性的产品基因和理念,曾一度被消费者追捧和抢购,已实现从渠道驱动到品牌驱动的发展蜕变。2024 年财报显示,珍酒李渡次高端及以上价格带产品营收47.04亿元,占比66.6%,已成为公司业绩增长主力。

近日,贵州珍酒再次推出的战略级大单品"大珍·珍酒"("珍酒·2020真实年份"),以超高性价比满足消费者对品质与价值的双重追求,进一步夯实珍酒在酱酒头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文化破圈:从历史叙事到年轻对话的价值重构

在品牌价值评估体系中,“品牌强度”指标高度依赖文化认同与情感连接。珍酒深谙此道,将 “易地茅台” 的历史科研基因转化成 “中国酱酒活态传承标本” 的文化图腾,通过“双轨制”传播破圈:

一方面,以“国之珍宴”品鉴会、“圣地之旅”回厂游等沉浸式体验,全年接待客户数超5万人,强化高端消费群体的文化认同;

另一方面,2025年珍酒李渡集团官宣中国内地青年演员、歌手姚安娜出任中国白酒“申遗大使”。其探秘酿酒车间的vlog上线 48 小时互动量破10万,实现品牌年轻化破圈。

文化赋能的创新实践,让珍酒品牌价值在跨界融合中持续升维。2024年推出的高端对话节目《珍知酌见》,邀请董明珠、尹烨等跨界领袖探讨“长期主义”,该节目一经推出便实现单期节目5次登榜微博、抖音、百度等主流平台热搜,话题阅读量超2.6亿,将品牌与“思辨、创新”等价值标签深度绑定,这种“传统工艺+现代传播+创新探索”的组合拳,使珍酒在品牌价值评估的“消费者行为分析”维度获得高分。

值得关注的是珍酒在快速发展拓张中,还坚持ESG的深耕,2024年,珍酒李渡首次参与标普CSA ESG评级,斩获60分佳绩,得分位列中国白酒行业第一,并成功入选标普《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5》;首次申报CDP(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评级,在气候变化和水安全领域获双“A-”成绩,领先国内食品饮料行业;持续保持万得ESG“AA”评级,并连续两年入选万得“中国上市公司ESG最佳实践100强”榜单,是白酒行业唯一上榜企业。同时,珍酒入选贵州省绿色供应链企业、第二批贵州省工业遗产、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9年至2024年,珍酒创造的就业岗位增加40倍,缴税金额增长340倍。

此外,珍酒在2024年还设立了“2850”双碳目标,明确提出2028年前实现碳达峰,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比国家提出的“3060目标”提前,将品牌价值与绿色发展深度绑定,彰显绿色低碳发展决心。这种“文化价值+社会责任”的双重输出,让品牌价值超越商业层面,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标杆。



战略聚焦: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深耕的战略定力

在白酒行业第四轮深度调整期,珍酒连续四年品牌价值增长的核心,在于对“长期主义”的坚守。当行业普遍面临营收下滑时,珍酒2024年主动控量、聚焦次高端的策略,看似放缓增速,实则通过战略定力夯实品牌价值基础。这种“逆周期调节”能力,让其在2025年品牌价值评估中展现出更强的抗风险韧性。

2025年,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吴向东将以“刀刃向内”的决心,由内而外的为珍酒品牌价值的升级注入了更强的战略强心剂,正如,他在2024全年业绩说明会上所言:“2025年的工作将围绕队伍建设、品质管理、沉浸式体验、扩大品牌知名度、优化渠道结构、开展科研投入、践行社会责任七项基础工程。”这字里行间,早已为品牌描绘了长期主义的战略框架与宏伟蓝图。

白酒出海是酒企未来的发展路径,在如何出海的底层逻辑上,吴向东坚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美食+美酒”理念将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助力中国白酒和中国美食文化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因此,他在长沙开创了 1912·珍酒美食研究所,将“美食+美酒”的创新理念转化为具体的餐饮体验,为消费者提供了独特的味觉盛宴,也为美酒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开辟了新的道路,真正做到从卖酒到卖生活方式的转变。


从2022年的375名到2025年的354名,珍酒连续四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的历程,本质是中国酱酒品牌价值重构的缩影。当行业告别高速增长期,珍酒以“品质筑基、文化破圈、战略聚焦”的发展路径,证明了品牌价值不仅源于历史积淀,更取决于应对周期的战略定力与价值创造能力。

在酱酒市场“马太效应”加剧的当下,珍酒获得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和“蝉联酱酒品牌前三甲”的荣誉,不仅是对其过往成绩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引领中国酱酒乃至白酒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纪元的期许。

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