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汾酒专业镇,加速清香产业集群崛起
来源:长江酒道 | 作者:长江酒道 :尼 奥 | 发布时间: 2023-09-04 | 9281 次浏览 | 分享到:
山西杏花村汾酒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探路者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好时小镇每年产出3300万颗巧克力;德国巴伐利亚州的英戈尔施塔特每30秒诞生一辆奥迪汽车;中国福建晋江全球每5双鞋就有一双来自这里......

这就是专业镇的力量,以集群化全产业链为基础,在完整的主导产业体系下,占据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白酒产业的专业化大多体现在以市为行政单位的城市,酒都宜宾、仁怀、宿迁、汾阳和酒城泸州,2022年5大美酒特色产区总营收达到5306.17亿元,占比达到全行业的80%。而对于白酒专业镇发展路径的探索,山西杏花村汾酒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探路者。


日前,在2023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上,由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吕梁市人民政府支持,中国酒业协会、汾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产业引领·专业‘镇’兴——‘杏花村汾酒’专业镇高质量发展大会”,将关于杏花村汾酒专业镇高质量发展的交流推向了高潮。


为什么建设杏花村汾酒专业镇?如何建设?政府、酒企、专家各抒己见,探讨“酒”与“镇”之间的“同心圆”。



杏花村汾酒专业镇目标

上世纪80-90年代,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省,出现一批产业集群小镇,例如佛山南庄镇的陶瓷、东莞虎门镇的面料等,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特色。往北,江苏无锡也涌现诸如物联网雪浪小镇的专业小镇,具有“小镇+平台+生态+集群”的特色。


这种生产高度专业化形成产业集群的建制镇,就被称为——专业镇。


纺织、皮革、电子、五金、物流、农产品、水产品等等诸多品类的专业镇都能在中国找寻“根据地”,但唯独白酒的专业镇凤毛麟角,杏花村汾酒专业镇迈出新的一步。

2022年9月26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山西省促进专业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正式拉开全省专业镇高质量发展的大幕。杏花村汾酒作为山西十大专业镇之首,备受重视,试图打造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板,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重大且深远。

正如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李鑫所言:“杏花村汾酒专业镇是省政府命名的十大专业镇之一,吕梁市委市政府高起点谋划,将杏花村汾酒专业镇打造成吕梁市发展的新引擎。”

同年10月,由汾阳市政府发布的《汾阳市推进“杏花村汾酒”专业镇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力争通过3年时间将杏花村汾酒建设成为世界级清香型白酒集聚区、中国酒业高质量发展区和世界知名酒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并对产业规模、储酒能力、高粱基地等方面的建设制作出具体规划。

产业规模:到2025年底,全市白酒产能达到50万吨,产量达到50万千升,白酒工业总产值实现500亿元;竹叶青等保健酒产量达到2.5万吨;汾酒市值达到5000亿元;规模以上白酒企业达到12户以上。
储酒能力:到2025年底,原酒储酒能力达到30万吨,促进全市白酒产业向老酒、陈酒方向发展。
高粱基地:到2025年底,建成15万亩专业化、标准化、优质酿酒高粱基地。
酒旅融合:到2025年底,酒文旅融合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形成集古村古镇、酿酒基地、技艺展演、康养休闲、观光农业等为一体的酒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体验观光游客达到每年500万人次以上。


据了解,2022年,汾阳市共有白酒关联类企业485户,白酒产能19.5万千升;产量17.7万千升,占全省白酒的五分之四、全国清香型白酒的五分之一;产值201.5亿元,逐步靠近500亿元目标。

如今,杏花村汾酒专业镇发展已经初步呈现出四大特点:拥有巨大的产量、体量,白酒产值超200亿元,占全省全部专业镇产值的36%;杏花村汾酒专业镇为全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世界十大烈酒产区、世界特色美酒产区,产区优质;相关联白酒企业近490家,初步形成了集白酒生产、基地种植、包装彩印、仓储物流、文旅康养为一体产业链条;国家级的白酒交易会展中心、白酒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陆续投入使用,基础建设优良。



如何建设杏花村汾酒专业镇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中提到,“要按照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因地制宜地发展小城镇,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在“十四五”蓝图规划下,杏花村汾酒专业镇又该如何建设?

宋书玉从“规划为先,蓝图为引”、“生态为先,以‘链’载业”、“文物活业,文化盛业”、“专业体验,创新时尚”、“名酒立镇,名镇兴业”、“政策优先,酒兴镇兴”6个方面提出建议。

希望在做好专业镇“蓝图”规划,把握自然生态与酿酒微生态,以及文化传承的命脉,结合创新、品牌、政策等方面,以产区为基石,以振兴酒产业为核心,打造世界级白酒产业集群,才能成就世界级白酒专业镇。

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提出了实施“五个一”工程:

1、树立一种理想。杏花村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在大清香时代下,汾酒愿与大家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走出中国酒业产业发展的一条金路。

2、建立一个标准。希望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让杏花村汾酒专业镇成为白酒产业第一个执行国际标准的美酒小镇。

3、创立一个平台。共同建设一个由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兄弟企业、专业院校多方参与的发展创新平台。

4、做一个产品。产品是杏花村汾酒专业镇的生命,第一是产品,第二是产品,第三还是产品。

5、走一条主线。杏花村汾酒专业镇高质量发展,质量是底线,安全是红线,共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共建食品安全质量体系,共建为专业镇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的公平公正、共同遵守的法制体系。

广东省专业镇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博士谷雨在介绍“广东经验”对汾阳杏花村产业集群建设提出思考,通过创新资源的导入吸引人才,把人才留住,在保证质量检测的同时,实现对区域品牌的保护。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浙江省特色小镇研究会会长张蔚文分享了“浙江经验”,提出了三个避免:一是避免主体单一,期望政府与企业协同推进;二是避免功能单一,做到主导产业与配套产业有效结合;三是避免群体单一,不光要有龙头企业带头,还要有小微企业,维持有效产业生态。

综合发现,先进制造模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特色化品牌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全产业链打造,以及数字化驱动、金融资本运作等等核心关键词,都汇聚成杏花村汾酒专业镇建设的主要方面。

《中国酒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出,“十四五”期间,清香型白酒的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万千升、1300亿元,行业占比由15%上升到20%以上。而杏花村汾酒专业镇作为核心拥有巨大上升空间与发展潜力,伴随着龙头企业汾酒集团的引领,专业镇的“镇”能量正在持续释放。



为什么要建设杏花村汾酒专业镇

山西焦煤、太原钢铁、清徐陈醋、汾阳汾酒、乔家大院......这些都是山西的元素与符号,但对省外游客而言,煤炭仍是第一刻板印象。不过如今,山西正逐步打破这一印象。以汾酒为代表的山西白酒,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而专业镇的路径因地制宜。

“言汾阳汾清,必言武成家书;言杏花酒家,必言《清明》牧童......正是如此,我们深深体会到杏花村汾酒之所以历史厚重,文化灿烂。”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道出了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作为中国白酒发展历史的活化石,杏花村汾酒酿造历史长达6000年,1500年成名史、1300年诗酒史、800年蒸馏酒史。其中,小口尖底瓮的文物佐证,让这片土地具备酿酒历史文化气息,加之独特的风土与传统清香酿造技艺,成为专业镇建设的天然基因。

对此,北京圣雄品牌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文武表示:“清香汾阳突出专业镇道路,是从经济角度发展地方经济和产业,而不是从产品角度塑造核心产区。虽然核心产区是自然形成的,也具有产业特征,但是专业镇更加符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更能够彰显城镇生命力和竞争力。”

1921年英国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指出,产业集聚拥有三个优势:一是促进各个供应链的专业化分工,培养专业的供应商;二是可以培养共有的劳动力蓄水池,降低劳动力成本,保障劳动力供应;三是有助于知识溢出、信息交流和技术工艺的创新。

在中国白酒产业中,专业镇模式与酒类产业发展的叠加属于体制创新,二者结合能够达到产业集群效应,从而降低人力、土地、产业链等资源型成本,可以实现产业中的技术共享,促进产业更迭,激发创新与活力,综合且全面的体现产区核心竞争力。

2020-2022年,山西汾酒分别实现营收139.90亿元、199.71亿元、262.14亿元,平均增速达到30.54%。在最新的2023年半年报中,山西汾酒实现营收190.11亿元,同比增长23.98%,实现净利润67.67亿元,同比增长35%,今年有望突破300亿大关。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杏花村汾酒专业镇内拥有龙头企业山西汾酒,如同仁怀产区中贵州茅台的“超级发动机”作用,引领产区内的中小型企业共同发展,撑起了汾阳产区清香型白酒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