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制曲 | 顺应天时,好曲酿好酒
来源: 贵州国威酒 | 作者: 贵州国威酒 | 发布时间: 2023-06-23 | 815 次浏览 | 分享到:
制曲是酿酒的第一道工序,由于曲中有益微生物数量和品种较多,香味物质也较多,因此它是关系到酒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环节。

当餐桌上出现了美味的粽子,当龙舟竞赛的加油声响彻滨河两岸,这意味着,那个传承了千年的端午民俗文化节,再一次向我们走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日期是五月初五,相传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除了纪念屈原之外,端午对于茅台镇的酿酒人来说,还有更为特殊的意义——端午制曲。

制曲是酿酒的第一道工序,由于曲中有益微生物数量和品种较多,香味物质也较多,因此它是关系到酒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环节。“曲为酒之骨”,曲的质量好坏与酿酒风味优劣有密切关系。端午制曲,是茅台镇酿酒人传承千年的酿酒工艺文化,是茅台镇的酿酒先人们经历了长期的实践和摸索,形成的宝贵经验。

 

之所以在“端午”制曲,是因为这个季节雨水增多,赤水河流域气温高、湿度高,空气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生态活跃,最易被收入曲醅中,有利于微生物繁殖、培殖、淘汰、筛选与互补。因为高温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这些微生物混入曲块中分泌出大量的酶,可以加速淀粉、蛋白质等转化为糖分。同时,在高温制曲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产生了大量的代谢物,使得香气成分的前体物质异常丰富。

制曲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由于发酵温度常常在60℃以上,制曲工人通常要抢在凌晨四点半到上午十一点左右,在气温比较凉爽的时间段,完成一天的踩曲、装仓、翻仓等工序。

曲块的整个制作工序,有着严格的流程以及技术把控。国威酒业制曲,严格遵循正脉茅香工艺,由原茅台酒厂唯一的脱产制曲师,制曲技术副主任、国家一级技师陶和平大师全程把控。国威酒业会严选色泽均匀、颗粒饱满的优质小麦作为原料,经过除杂、润粮、磨碎、母曲及水分配比搅拌、踩曲、入仓发酵、翻曲、入库贮存等诸多工序,由技术人员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整个制曲存曲周期长达7个多月。

 

无论是酿酒还是制曲,国威酒业力求每一个细节都做到精益求精、尽善尽美,让每一滴国威酒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